生活资讯
中共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努力打造生态江河文化江河幸福江河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2023-09-14 21:31  浏览:45

大运河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省扬州市考察调研,提出“让古运河重生”的殷切期望,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扬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大运河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座谈会精神,以勇当尖兵、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坚决把大运河、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好,切实推动扬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走在前列。

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打造美美与共的生态江河

扬州地处千年大运河和万里长江交汇处,兼具打造大江风光带、运河风光带的显著优势。多年来,扬州始终把系统性整体性保护作为贯穿始终的首要任务,坚持生态优先,注重绿色发展,牢牢守护好中华文化血脉。

强化运河共同体建设。2009年,扬州市发起成立国际性非政府组织WCCO(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连续举办十五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两次世界运河大会以及江苏省首届大运河文旅博览会,多国驻华使节、全球运河管理者和专家学者来扬共商、共建、共享运河保护与发展的探索与经验。截至目前,WCCO的会员已经从最初的13个发展到206个,其中国外城市会员47个,遍及五大洲,全球运河共同体初步形成。

强化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扬州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大运河市段保护规划、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地方规范性文件,并将线性保护拓展为沿线名城名镇保护和修复。聚焦18.25平方公里扬州古城,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工作思路,制定出台《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和8项专题行动方案,每年从全市土地出让金中提取2%作为专项资金,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系统实施古城保护特色工程,进一步探索具有全国示范价值和意义的古城保护更新模式。聚焦大运河、长江沿线古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瓜洲、湾头、邵伯、大桥等特色古镇,实施一批“微改造”项目,全力保持运河、长江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延续性。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坚决服从服务南水北调工程,一体化推进长江大保护、运河两岸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倡导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实施江都水利枢纽环境综合整治、“三河六岸”景观建设等一批先导工程,完成淮河入江水道切滩整治工程,深化“美丽岸线”建设,严格落实“十年禁渔”,关停转移化工企业469家,建成10个生态中心,长江生态岸线占比提升至56.9%,送水期内水质始终稳定在Ⅲ类以上,真正当好“一江清水向北送”的第一站。

突出活态传承,着力打造生生不息的文化江河

素有“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扬州,拥有盐运文化、“诗渡”文化、大国水工文化、绿色航运文化等众多特色地域文化,在大运河和长江沿线城市中拥有独特的文化地位和魅力。一直以来,扬州坚持江河为媒,以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运河故事、长江故事,让大运河、长江“流动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打造文化遗产保护示范样板。作为运河原点城市,2004年率先投入大运河“申遗”工作,2008年携手运河沿线8省(直辖市)35座城市组成大运河申遗联盟,2014年牵头申遗成功,共有6段河道和10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做好“后申遗时代”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设立运河文化保护缓冲区,建成数字管理和监测预警示范平台,打造13个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为全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示范样板。

打造地标性精品文化工程。强化全局观念,通过系统化思维、项目化落地,扎实推动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先后建成开放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运河大剧院和大运河非遗文化园一期,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高邮明清运河故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古老运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围绕建设扬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示范段,制定出台方案,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梳排和建设,同时因地制宜预排梳理出一批市级层面的重点项目,统筹抓好推进落实。

打造一批经典文艺精品。深入挖掘大运河、长江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推动江都水利枢纽国家水情教育体验中心、三江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文化展示载体建设,形成《世界运河名录》《中国大运河蓝皮书》等一批研究成果。编创扬剧、歌舞剧等一批代表当代运河、长江城市文明水平的文艺精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运河、长江故事,传承好运河、长江精神。

注重造福人民,着力打造惠及子孙的幸福江河

着眼大运河和长江的“致富”属性、“幸福”属性,进一步发挥大运河、长江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推动大运河、长江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进一步提升航运功能。坚持把提升大运河航运功能作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2019年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2021年底建成全长29.5公里的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先导段。重点实施航运效能提升、运河文化展示、绿色生态廊道、船舶污染防治等四大工程,全方位提升大运河航运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2022年,京杭运河扬州段船舶通过量达3.73亿吨,货物运量达3亿吨。

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效利用上级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大运河文旅发展基金等投资渠道,探索试点EPCO建设模式,打造一条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打响“千年运河·水韵扬州”文化旅游品牌。探索建设一批展示长江扬州段文化风貌的文旅融合示范区和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加强“绿道”等慢行系统建设,让长江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

进一步发展富民产业。立足扬州发展基础,始终锚定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做大做强生物医药、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去年位居工信部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第33位,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0%、增幅列全省第1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互促并进。

作者系中共扬州市委书记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