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共富粮仓”让农业废弃物有了去处,种出优质农产品阿娇陈冠希无处理照
2023-11-07 21:33  浏览:24

一根不起眼的稻草,摇身一变成为蘑菇种植的基料,随后被制成有机肥,为水稻、蔬菜生长提供肥料。这样的变废为宝“循环之旅”,就发生在浙江嘉兴桐乡市石门镇。

稻田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垃圾的处理一向是令人头疼的问题,焚烧或排入河中又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在石门镇的“共富粮仓”,垃圾经过处理后变成了肥料,种出了优质农产品。

“共富粮仓”成立于2007年,地处“石门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集办公、兑换结算、培训、仓储、机械化育插秧、烘干、政府购买服务为一体,推动区域农户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营销,具备“1+X”综合服务,“1”是全程机械化服务,“X”是数字农业、集中育苗、烘干加工、农技废物、农资配送、农机维修、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农产品营销、仓储保险冷链、农事研学。

2020年,“共富粮仓”以桐乡市全国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县创建为契机,投资168万元建设全营养水稻育秧基质项目,引进有机废弃物再生系统设备,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及菌菇渣等原料生产有机肥,满足作物生长养分需求的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化肥的使用。项目建成后,一年利用秸秆3000吨,菌菇渣300吨;年生产育秧基质500吨,为合作社节省成本20万元;年生产有机肥3000吨,减少化肥用量75吨。

“这样一来,不仅农业废弃物有了去处,我们的稻米和菌菇也因减少化肥用量,品质更好了。”“共富粮仓”负责人说。

走进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的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稻草秸秆和鸡粪、油菜籽粕等合制成的食用菌培养基质,与菌种一起铺在栽培床架上,长出一个个可爱的双孢蘑菇。

打通农业废弃物生态循环链,是“共富粮仓”能良好运营的前提。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双孢蘑菇生产,而种植蘑菇,正需要养料。“共富粮仓”将秸秆打捆收集后运送至企业制作双孢蘑菇培养料,实现秸秆的基料化利用。采菇后剩余的菌菇渣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将菌菇渣返还给合作社,生产有机肥还田,打通“秸秆-双孢蘑菇培养料-菌菇渣-有机肥”的生态循环链。

据了解,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双孢蘑菇培养料,既可以使培养料性状更稳定,提高培养料利用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又能缩短栽培周期、提升双孢蘑菇品质,实现双孢菇立体集约化栽培、周年化生产。目前,双孢蘑菇年生产批次由原来的6次提升至9次,年生产能力由原先的800-1100吨提升至5000-5400吨,年消耗农作物秸秆1万吨左右。

“共富粮仓”还跟桐乡市银海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收购其产生的畜禽粪便,制成有机肥,解决畜禽粪便无处可去的难题。

目前,“共富粮仓”逐步形成了“秸秆换肥”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了“合作社+企业”双赢,使农业废弃物形成闭路循环,让合作社成为连接农民、企业、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