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数字化赋能体系角速度的方向
2024-03-11 21:30  浏览:52

绿色农产品是产地环境和投入要素均符合生态标准的认证优质农产品。江西山水秀美,发展绿色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抓手。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运用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是重组生产要素和重塑竞争优势的强劲引擎。促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要紧抓江西作为全国唯一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试点省机遇,在绿色种养、质量安全、品牌营销、联农助农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和赋能,建设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绿色农产品智慧生产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绿色农产品数字化园区,赋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我省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大力支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积极推动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取得显著进步。但也要看到,我省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和规模等方面仍存在上升空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催生了遥感巡田、自动化播种、无人放牧、数字养鱼等新的农业生产形式,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工、水电和农资等方面的成本,也重塑了农业生产的面貌,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新的路径。未来,江西应当以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为重点扶持领域,加快推动绿色有机农业标准落地实施,打造一批示范性的农业物联网基地和智慧园区。要加大力度投资建设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以及病虫害、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提高自动气象站设备、喷洒无人机、智能分拣系统等数字设备的渗透率。建设农田、种质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等基础数据库,以及水稻、生猪、渔业、茶叶、柑橘等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支持第三方主体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支撑,融合利用遥感、气象、土壤、农事作业、灾害、市场等多部门数据,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率先在茶叶、柑橘、渔业、生猪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精准种养、精准捕捞和数字化疫病防治示范场景。完善绿色农产品数字化溯源监管,赋能食品安全高效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是绿色农产品的生命线。近年来,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合二为一开具模式,并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构建出“全域监管、全程追溯、全面评价”的数字化监管模式,为全国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经验。江西应继续加强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应用,全面推行电子生产记录制度,扩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名录,督促指导更多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企业,完善农事操作和种植养殖用药记录。对入网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建立信用档案,推行信用风险等级与农业奖补政策挂钩。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溯源+合格证”模式,建立健全种植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三大板块生产环节追溯体系,健全产地凭合格证准出和市场查证准入制度,实现“三品一标”农产品全程溯源。促进绿色农产品溯源监管与提升消费者信任有机结合,支持第三方主体汇聚利用农产品的产地、生产、加工、质检等数据,实施“区块链+人工智能+食品溯源”智能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对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效能。加大力度打造绿色农产品数字化品牌,赋能农业附加值提升。经验表明,绿色农产品容易陷入“一流品质、二流品牌、三流价格”的发展困境。近年来,江西深入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全域绿色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了赣南脐橙、井冈蜜柚、南丰蜜桔、遂川狗牯脑茶、婺源绿茶、崇仁麻鸡、广丰马家柚、广昌白莲、军山湖大闸蟹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但总的来说,目前真正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绿色品牌仍不多。要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培育打造数字营销能力强、线上销售额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的绿色农产品数字化品牌。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四进一融”(进机场、进高铁、进地铁、进重要楼宇、融合新媒体)和“赣品网上行”,积极组织参加食品博览会、地标农品中国行等宣传推介。加快在北京、上海等地布局一批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富硒农产品专营店,推动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加快“赣鄱正品”与深圳“圳品”互认,促进江西优质农产品进入“圳品”销售系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依托电商监测平台,评测重点农产品复购率、品牌知晓度和溢价附加值,并向生产端、加工端、流通端反馈信息,不断提升供需匹配和营销管理能力。提高绿色农产品数字化的联农助农效果,赋能农户脱贫增收。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小规模的分散农户,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多处于偏远农村,数字基础设施落后,农户组织化程度不高。江西近年来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示范,着力改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内生发展动能方面已起到初步成效。今后,应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打造电商平台、强化电商人才培养、改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农户数字化转型的获得感。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加快县乡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电商“首末一公里”。持续建设好农产品电商平台“赣农宝”,积极对接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村直播电商大赛,鼓励建设一批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流通技术的新型农民。建立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数字化平台,将绿色生资认证与绿色农产品认证同等对待并纳入财政奖补范围,化解绿色农产品受到的原料和投入品制约难题。依托农业基础数据库和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一体化推进信用数据采集、建库和评价,深入健全农户贷款网上申请、合作社抱团担保、银行自主授信等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体系。(肖文海 王强垒,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