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促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宵衣旰食是什么意思
2024-06-21 21:30  浏览:39

◆吴险峰

水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控制性生态要素,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将节水列为我国解决水问题、保障水安全的优先选项,将推动节水产业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节水产业和节水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动节水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对推动全社会节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

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布实施《节约用水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等,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全社会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持续提升。节水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从研发设计、产品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服务管理的全产业链条。

但与此同时,我国节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成熟行业有较大差距。企业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弱,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不少难点和堵点。一是行业竞争力不足,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二是内生动力不够,水价偏低,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三是技术创新能力偏弱,节水产业发展乏力。

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全社会节水理念尚未真正树立,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全社会的节水观念还不牢,节水知识与技能掌握还不够。同时,一些地方就如何处理增加供给与强化需求管理观念上还未彻底转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截至2024年5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720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华北平原、胶东半岛等地区用水紧缺问题。但随着用水危机的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忧患意识明显减轻,浪费水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两手发力”作用发挥不够。当前节水工作和节水产业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节水项目过度依赖政府投入,不善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办法解决问题。三是政策机制尚不完善。稳定的利润回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水权交易、水资源收储回购等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打通。

如何促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节水产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主要举措。促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建立促进节水的差异化水价体系。合理的水价政策能有效传导水资源稀缺的信号,是有效促进节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资源条件、用水定额标准、供水成本、用水户承受能力等因素,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节水的差异化水价制度,引导和促进全社会节水。二要大力推行差别化水价制度,坚持优水优用分质供水,使水价与水资源短缺程度和用水产出效益相一致,充分发挥价格的经济标杆作用。三要科学设定城镇居民各阶梯(分档)水量幅度和不同阶梯(分档)水价,适度拉大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的幅度,体现水价对促进节水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为节水产业发展创造空间。四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推进采用分类分档水价、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和农户投入农业节水的积极性。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探索政策创新,推进节水产业链升级。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用水定额、计划用水、节水评价等制度,推动出台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节水支持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节水产业。一是发挥用水定额体系的刚性约束作用,从微观上促进节水技术应用带动节水产业。更新完善主要行业国家用水定额,指导完善反映区域流域产业用水特点的省级用水定额,逐步建立高耗水工业服务业强制性用水定额,强化用水定额刚性约束对节水技术的应用。二是健全节水市场化政策体系,以绩效促进节水产业的规模化和节水目标的实现。完善节水产业政策和水权交易、节水产品认证等制度,推动建立用水预算管理制度,加强用水行业的节水绩效管理。三是研究制定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节水产品及装备研发制造、节水服务贸易、节水工程建设运营、智慧节水等节水产业发展,推动节水产业园区、示范园区建设,引导节水产业做大做强。

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统筹推进节约用水产业发展。一是协调推进农业节水增效,以大中型灌区和国家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大力推动现代化节水灌溉工程改造,推广农业节水科技和发展节水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二是加强非常规水配置利用,按照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海水淡化水、矿坑(井)水、微咸水等不同水源类型,分别明确配置利用领域及相关措施,推动建立非常规水源利用产业链,形成“研发—生产—制造—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有序推进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三是强化区域重大战略节水产业,推动南水北调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打好节水优先主动战,研究建立节水成效与调水指标挂钩机制,建成国家节水高地;推动黄河流域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引导沿黄各省(自治区)全面落实“四水四定”要求,建成国家节水产业先进区;推动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承载区打好精细精准节水总体战,强化用水精细化管理,建成国家节水产业先导区。

充分发挥国有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引领节水产业发展。国有企业要坚守主责、做强主业,做产业投资的引领者、持续回报的投资者。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唯一跨流域超大型供水工程开发运营集团化企业,要切实发挥央企市场主体和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协同、央地协同,全面加大水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当好现代水产业链“链长”,在节水技术研发、节水装备制造、节水工程建设改造、现代灌区建设等方面协同发力。

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节水关键技术、重大装备研发,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大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力度,推动实施重大节水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二是加强技术装备创新和供给。探索开展废水分级分质回用及水资源智能化调配系统、用水量新型计量方式等技术研究,开展非常规水低成本、绿色、高质量利用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革命性创新,统筹分类建立不同的处理和利用技术模式。

作者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环保移民部主任、生态环保公司董事长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