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主页-莆田刻章,莆田做证,莆田刻章公司_莆田市荔城刻印章服务中心
2022-08-22 11:29  浏览:6
 莆田刻章,莆田做证,莆田刻章公司_莆田市荔城刻印章服务中心,专业证件办理,咨询【电话:138-222-94898(微信同号)Q: 794341318】本地刻章、高难度公章,手工刻章.....在中国历史上,怀素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擅长大草与小草,以草书名世,与张旭齐名,被尊称“草圣”。怀素的传世作品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纸本、《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其中《论书帖》墨迹本(这里简称“第一版本”)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后世学习怀素书法的珍贵范本之一。

  众所周知,《论书帖》墨迹本的风格通篇“恬淡平和”。既没有怀素《自叙帖》和《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古瘦”笔法特征,也没有体势险绝诡奇、极度夸张浪漫的狂草之态,其艺术风格与《苦笋帖》气韵截然不同。

  虽然《论书帖》墨迹本是古代摹本,但不影响它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此《论书帖》前后800来年,流传有绪,最早著录于《宣和书谱》,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明项元汴、清高士奇、安歧、清内府收藏。项氏收藏时,前隔水尚有宋徽宗泥金书签,今已佚失。可见,近千年的书写摹本是难能可贵的。

  近日,著名学者黄锦祥又发现了怀素《论书帖》的另一个版本(以下简称“第二版本”),为清代旧拓本,其正文与前版本基本一致而风格迥异,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件墨迹碑拓有完整题跋,详细介绍了怀素《论书帖》的传世数量和递藏经过…著名金石学家陆心源(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在识文中说:“怀素《论书帖》有两个版本,其一是:三希堂刋本完善无缺(指不缺字),后有赵文敏(赵孟頫)跋;其二是:即此本中缺“两字”,前明为项墨林(项元汴)所藏,康熙中归高江村(高士奇)藏等等…”两者来源均有说明,后者为最新发现的怀素《论书帖》碑拓,帖中笔迹豪迈奔放,独具怀素早年潇洒不羁的艺术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如下图)。

  《论书帖》法帖(墨本),唐释怀素书,清代碑帖拓本,此帖罕见弥足珍贵。经折装。总长113.8厘米,高31厘米,10行,85字(缺两字),书法豪迈洒脱,灵动多姿,略有行草韵味。帖上有“唐释怀素书”款,帖后有项元汴、陆树藩题跋。又经著名收藏家高士奇、梁清标、笪重光、王鸿绪等人鉴定。帖中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御书”、“平生真赏”(米芾印鉴)、“项元汴印”、“项子京家珍藏”、“墨林秘玩”、“项叔子”、“笪重光印”、“江上外史”、“周寿昌荇农氏所藏”、“高士奇图书印”、“俨斋秘玩”、“陆树藩印”等鉴藏印。现为学者黄锦祥所藏。

  怀素《论书帖》是古代名帖,尽管第一版本(摹本)与第二版本(拓本)有所不同,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大家去学习研究。通过“第二版本”的发现,也很大限度还原了怀素“论书帖”的本来面貌。

  帖中除了宋代“绍兴”、“政和”、“宣和”和米芾等多枚印鉴之外,还有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等人的题跋。以此推测,怀素的碑刻始稿或源于宋代,惜未见其碑刻原石。怀素的早期作品与晚年作品有明显区别,从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重新回归到晋人风度,这也是怀素的高明之处。

  项元汴题跋释文:

  唐释怀素,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徙家京兆,(玄)奘三藏之门人也。初励律法,晚精意于翰墨,追仿不辍,秃笔成冢,一夕观夏云随风顿悟笔意,自谓:“得草书三昧。”斯亦见其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也。当时名流如李白、戴叔伦、窦臮、钱起之徒,举皆有诗美之,状其势以谓:“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人不以为过论。又评者谓:“张长史为颠,怀素为狂,以狂继颠,孰为不可?”及其晚年益进,则复评其与张芝逐鹿,兹亦有加无已,故其誉之者亦若是耶!考其平日得酒发兴,要欲字字飞动,圆转之妙,宛若有神,是可尚者。

  此论书一帖,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不知其肘下有神,皆以狂称之,殆亦非会心者。予昔购之,虽行草不伦,其笔法与此帖一同,但有肥瘦之异,正不解真草各有态,执而论书,鲜不失矣。汴也何幸观此奇观,千百载之下,吾谓:“君子有三乐,此帖与存焉后人其宝之。”墨林项元汴在双树敬题。

  项元汴(1525~1590年),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绝意仕进。当时风雅之士来嘉兴必访项元汴,名画家文彭、文嘉等与项元汴交往尤密。项元汴精于鉴赏,辨别真赝,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工绘画兼擅书法。山水学元代黄公望、倪瓒,笔致疏秀,神合处辄臻胜境,书法出入唐智永、元赵孟頫。刊有《天籁阁帖》,著有《墨林山人诗集》等。

 
发表评论
0评